何謂白內障


水晶體位於眼球之內,瞳孔的後方,介於虹膜與玻璃體之間。在正常的情況下,水晶體是呈現透明狀態。其主要功能是調節光線,當光線透過角膜後,進入前房與瞳孔,須經過水晶體的折射,可以將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上,形成清晰的影像,如同照相機的鏡頭,將光線集中在底片上一樣。

白內障是眼球內部的水晶體出現有混濁的現象,當這個原本透明清澈的水晶體變為混濁甚至硬化時,光線無法完全穿透,而造成視覺模糊,這就被稱之為「白內障」。白內障可發生於單眼或雙眼,兩眼的嚴重程度不一定類似。白內障為眼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,又因形成的方式而有分為老年性、外傷性、先天性、併發性、代謝性、藥物性等六大類,其中以老年性白內障所佔的比例最高,為90%以上。

  

│白內障症狀│

白內障早期的症狀,可能因為水晶體出現混濁,而有視力不穩定、模糊、複視、畏光、夜間炫光等現象。視力減退是白內障最主要的症狀,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進行,這種視力的惡化通常會歷經數年之久,其惡化速度因人而異,如患者有生病、發燒、身體虛弱等情形,會加速惡化的程度。

罹患白內障的患者,初期在水晶體顏色出現變化後,會有物體明暗對比不易分辨、色調改變、物體顏色變得昏暗等跟色覺有關的症狀,。有些水晶體的折射作用也會改變,部分會有近視度數降低的現象,也可能產生近視度數逐年大量增加,導致看東西模糊,或有雙重甚至多重影像的產生,也會對光源敏感,光線強時,會覺得刺眼,有畏光現象,尤其在白天光線較強或是夜間開車時,情況更為明顯。

 晚期白內障的症狀則為視力障礙日漸嚴重,最後只能在眼前辨別手指或僅剩下光覺視力,嚴重時會導致眼睛全盲。其他症狀包括不自主的容易流眼淚、近距離閱讀困難、眼睛容易疲勞…等。

│白內障種類│

老年性
為最常見的白內障,每個人老化的程度不一樣,隨著年齡的增加,四、五十歲後,水晶體中的蛋白質老化變性,慢慢發生硬化、混濁,在眼睛中形成大分子,使
光線散射,而漸漸造成視力的障礙,是人體老化的自然現象之一。

外傷性
因為車禍、鈍器傷害、尖銳物品的刺傷,或穿透性眼內異物,化學灼傷或電擊等,傷害到水晶體,而導致白內障的產生。

先天性
胎兒因遺傳性、染色體變異、胎內感染或不明原因所引起,出生時,即產生水晶體的中央核及原始水晶體皮質纖維混濁,影響到視力發展。可從臨床檢查,在瞳
孔發現白色或灰色的混濁點。先天性白內障所伴隨的經常性眼疾,包括小眼球症、視網膜或神經發育不良,若未即時發現及早治療,會引起孩童的心智發育減緩
,甚至是心智發展障礙。手術的最佳時機是在一歲以前,拖延時間過長,可能造成弱視。

併發性
又稱為續發性白內障,乃因虹彩炎、青光眼、網膜色素病變、視網膜剝落等眼部疾病所引起。

代謝性
因身體新陳代謝異常,所引起之白內障,常見如糖尿病、甲狀腺疾病等。

藥物性
此為藥物濫用所致,常見的是對類固醇的過度使用。類固醇為治療慢性結膜炎等眼疾的重要用藥,但是在長時間或者是高劑量的使用後,會引發白內障的產生。

│高危險因子│
  

│白內障水晶體外觀│

  

術前術後